股市討論>[光宇應材]高科技清道夫 光宇材料 打造循環經濟示範區
討論相關公司:[光宇應材] | 發文者:劵商管理者 | 日期:2018-01-24 12:03:23 | 回覆:0人 | 瀏覽次數:11094
那時在台灣沒有任何人脈,只有技術,任何大廠都不搭理;由北到南,也幾乎拜訪過所有稍具規模的環保業者,但沒有一家願意嘗試」,定居美國26年後回到台灣的光宇材料董事長李隆晉,回憶2012年創業初期的困境,「處理半導體產業廢棄物的市場就在那裡,可是社會氣氛還未成熟,也有太多結構性的障礙」。李隆晉組成的技術團隊在2011年就開發了以環保製程清洗太陽能金屬矽粉的技術,成功分離銷售碳化矽粉,他的感慨是因為2012年開始從高科技廢棄物清理及處理廠商中尋找合作的客戶,但一直到2013年底公司正式成立時都沒有任何客戶,卻多次目睹業者捨合法途徑,非法將廢棄物傾倒在大排水溝中。 產業生態已成,廢棄物處理業難進入 李隆晉說,廢棄物清理、處理業生態複雜,從頭就知道「不能搶人家的生意,一定要合作」,因此當時透過長輩介紹,從北到南至少與20家環保廠商溝通,條件都是「光宇免費提供技術,但出售處理有害廢棄物的藥劑,由業者處理後,光宇買回乾淨的矽粉,大家分享利潤」;即使「傳統的方法會留下無法處理的矽,有些就倒回砂石廠的砂石中,間接污染了環境」,不過當時沒有人對光宇有興趣。 公司成立不過幾個月,在2014年農曆年前燒光資金時,光宇才終於在親友牽線下獲得環保業者一筆300萬元資金的挹注。在2014年,公司一樣尚未獲利,不過,日本大和證券在做了三個月的風險評估後,入股成為第一筆外來資金,解除光宇的財務隱憂。 利益共享,成為廢棄物處理團隊 地球有豐富的矽成分,台灣又是半導體矽晶圓大國,但李隆晉設想的商機並未立即發生,他曾整天蹲在幾家半導體大廠門口,追蹤目睹廢棄物清運車直接傾倒廢棄物至海口及大排的實況,不過,直到齊柏林「看見台灣」的效應發酵、日月光等半導體大廠受到社會壓力,光宇才迅速進入成長期,3家主要環保業者首先成為合作廠商,2015年並開始獲利。 光宇初期投入的資金,都用於研發,也開發出晶圓切割金屬矽粉回收再生技術,主要業務是處理半導體業者困擾的廢矽泥等廢棄物,並以回收的矽材料發展應用端,譬如以產生的純矽粉做為鋰電池矽碳負極材料,而二氧化矽則再加工為機能服飾、鞋底及輪胎等,同時與紡織業共同開發出奈米陶瓷粉末,做為智慧布料及科技保溫棉的原料,去年營業額約為12億元。 商機浮現,環境、經濟兩受利 經濟在轉型,廢棄物也在轉型。我國事業廢棄物申報數量從2001年至2016年成長超過3倍,遠高於國內生產毛額(GDP)的成長速度,最近幾年有害事業廢棄物的增減雖有波動,但在循環經濟中,仍是最引人注意的一部分,半導體產業的廢棄物處理更有急迫性。李隆晉說,光宇的技術既可保護環境,也可促進商機。 李隆晉指出經營理念是「以商養善,以善養商」,不過,營利事業要發展出成功的商業模式才能生存,光宇採用控制兩端的方式,鎖定原材料及應用端。一邊從廢棄物回收,經純化、改質等技術,產生矽粉做為原料,再研發應用項目,找出應用端的出口,中間的製造生產則委外處理。因為台灣有很強的製造實力,但研發及市場出口相對較弱,與光宇剛好是絕配。 社會氣氛改變,政策創造機會 「創業雖然只有5年左右,不過好像一世代那麼長,社會氣氛改變了」,李隆晉相當有信心的指出,「蔡英文總統推動的五加二產業政策中,就有循環經濟,光宇面對的環境已更為友善」。 廢棄物在轉型,廢棄物處理事業也要轉型。李隆晉說,估計投入8億元的台南柳科工業暨環保園區建廠工程已在進行,新廠規模為目前的20倍,預計年底前可以量產,並有循環經濟示範區,希望展示高科技處理技術,使政府也能有信心翻新部分過時的環保法規。
回覆討論